華文網

共用單車在日本活不下去的,原因是管的太嚴格

共用半車如果在日本會活下去嗎?我們前時間分享過 共用單車在新加波都沒有騎?如果是日本會怎樣的結局?

共用經濟帶來的巨大便利有目共睹,但是是否適合每一個地方,則要打上一個問號。以共用單車為例,其實在日本也有他們自己的公共單車乃至公共電動車,但是之所以沒有被迅速推廣開來,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日本的城市公共交通本身就極其方便,地鐵、公車、城市輕軌、電車、計程車等,幾乎不給公共自行車一點“生存空間”。

而在日本的地方鄉村,年輕人都選擇去大城市發展,老年人居多,公共自行車更是行不通。

其次,日本無論是大城市還是中小城市,狹窄的道路居多,自行車專用道不是每條道路上都有設置。同時,日本人在學習駕駛汽車時,老師還會教學員為了消除自行車帶來的安全隱患,

駕駛車輛拐彎等時候儘量貼近路邊,不給自行車行走的空間。不僅如此,日本的城市地形多是高低起伏,所以騎自行車出行,有時會比較費力。

再次,日本對於自行車亂停亂放有著嚴格的規定,如果隨意將自行車放置在非指定區域,

就會被自行車管理處扣車。如果因找不到停車位,隨意亂停放自行車,將會被處罰。現在日本的公共自行車取車和還車都必須到指定的地方,比較麻煩。而在東京、橫濱這樣的大城市,經常會遇到有取車的地方,沒有還車的地方,因為人流量大的地方會紮堆兒停車,導致固定的區域停車位元飽和。

最後,日本民眾還擔心在共用經濟發展的同時,個人資訊的安全性是否能夠得到保護。比如消費者之間在電子商務上的消費記錄和聊天應用程式的會話內容等個人資訊是否會從企業流向政府的擔憂很強。

在中國這種基於智慧手機的共用服務不斷湧現,在擁有13億人的巨大市場取得成功的中國企業“登陸”在這一領域起步較晚的日本的事情將不斷增加。

很多日本人認為,日本各種法規約束太多,推廣新鮮事物速度太慢。因此,能否能達到消費者及企業的預期則需要時間的檢驗。

各們可以說一下,共用單車在日本能不能活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