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渝商週刊丨給便利店做配送,公司三年登上“新三板”

最近,何鋼經常翻看與上市有關的書籍,《新三板董秘》、《企業股權激勵》都仔細讀過了。

今年年初,他創辦的重慶世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新三板。

三年前,該公司從傳統的運輸行業轉型,迅速發展成為重慶最大的城市共同物流配送企業。何鋼說,他未來的目標是搭建一個更大的商業服務平臺。

何鋼將採訪的地點定在雙碑,公司在這裡設有一個常溫庫房。大樓距離中國嘉陵集團曾經的辦公大樓近在咫尺。這一帶也是何鋼出生和成長的地方。

從幹線運輸向物流轉型

1978年出生的何鋼,在美國完成了MBA教育,於2007年回到重慶。他先是為一家美國汽車安全設備供應商做西南地區的銷售代理,2008年先後成立了典當公司、擔保公司、小貸公司,做起了金融投資。2013年,何鋼收縮金融領域投資,轉型進入貨運物流領域。

通過重組和並購,何鋼獲得了貨物幹線運輸的全套資質,並順利拿到了宗申、潤通、濰柴汽車等企業的物流訂單。

一年後,何鋼發現僅靠熟人引薦以低價格中標構建起來的生意,沒有核心競爭力,他開始考慮轉型。

小便利店的繁瑣物流

2014年6月,何鋼偶然得到消息,全球著名的便利店“羅森”希望對其物流系統進行改造。

羅森2010年進入重慶,到2014年下半年,已經開設了98家店,成為重慶最大的連鎖便利店之一。

一個小小的便利店看似不起眼,但物流卻極其繁瑣:產品要分為常溫、低溫(0-7℃)、冷凍(零下18℃)三個類型。

一天要向每個門店送貨兩次,而且要在店鋪人流量最少的時間段去送貨,時間誤差不得超過15分鐘。複雜的物流條件,有限的物流費用,儘管已經磨合了4年,羅森對原來的物流供應並不滿意。

一次冒險的“硬切換”

經人引薦,何鋼到上海與羅森中國的總裁三宅示修會面,經過半天會談,他獲得了羅森在重慶的物流配送資格。

何鋼向日方表明,一是不想做暴利,

二是希望與羅森共同發展,“最終用誠意打動了日方。”

此時,羅森在重慶有98家店,如果要切換供應鏈上的物流商,在日本可能要用半年時間來過渡,但日方在考察了世開在重慶的運輸能力、現場管控水準後,最終決定對物流配送進行一次性硬切換。

對何鋼來說,這次切換可謂驚心動魄。切換的第一周,他平均每天只睡1個小時,吃一頓飯,七天瘦了6公斤,但最終實現了平穩過渡。

全身心付出贏得更多客戶

何鋼認為,老闆是否願意全身心地付出是做好物流的關鍵。“除了在辦公室制訂戰略戰術,你能叫出每個駕駛員的名字嗎?你知道他們一趟具體的搬運量嗎?你能淩晨三點跟車送貨嗎?如果不清楚,老闆就必須親自去跟車,親自去送貨。”

親自跟車和搬運,對何鋼來說沒有任何障礙。兩年下來,世開物流的不明欠品率控制在萬分之二,已經接近日本國內的水準。現在,重慶羅森的物流服務考評得分穩居羅森中國六大物流服務商第一名。

因為有了羅森的成功案例,何鋼又順利拿下了中石油重慶公司537家“昆侖好客便利店”的倉儲配送。此外,還獲得了麥德龍的配送業務。

從物流商向平臺商延伸

跟著羅森做了兩年多的供應鏈配送,貼身觀察世界品牌,讓何鋼對便利店文化在中國的落地有了更深的理解。何鋼認為,一個成功的便利店必須具備三大核心要素:

第一是供應鏈。一個健康的物流鏈就像血管,能確保每一個店每天能在最合適的時間段實現2-3次配送。

第二是商品。一個便利店必須得有自己特殊的商品結構,包括鮮食、關東煮……都能大大提升銷售額。

第三是大資料管理。一個先進的便利店,無時不刻都在採集大資料,顧客的性別、大約年齡、喜歡的商品、進店的時間、選購的線路……經過海量資料分析,最終能篩選出自己最合適的產品。正是通過對這些資料的研究,羅森的單店銷售才能做到一般便利店的2-3倍。

通過對便利店的研究,何鋼對世開提出了新的戰略設想:從單純的物流配送向上游拓展,成為羅森的低溫食品供應商;向下游拓展,加盟了15個羅森便利店,並向終端管道進行滲透。

■對話

“這個公司和我父親無關”

重慶晨報:世開之前只是羅森的物流商,羅森為什麼願意把低溫產品的供應也拿給你們做?多了一個環節,不就增加了一層費用?

何鋼:羅森在日本的1.3萬家便利店只有8個供應商,而重慶有100多個供應商。事實上將原來的二級管道變為三級,理論上說可能會增加商品的採購成本,但另一方面又會大幅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將效率做到最高,這是羅森願意看到的。

另外,世開為羅森提供商品的同時,也為中石油、中石化的上千家便利店提供商品,議價能力更強。

重慶晨報:除了參與羅森的物流、產品供應,世開也在自己做終端。終端的吸引力在哪裡?

何鋼:我們的終端分為幾個類型。我們給羅森、中石油的連鎖便利店進行配送,這個叫“城市共同配送”,目前我們的配送點已超過了1000個。

目前,我們還自己代理經營了15家羅森店,我們更希望和一些社區店建立緊密聯繫。社區店的商業價值一直都被管道商看好,重慶可能有幾十萬家這種小規模的“夫妻店”,現在有的供應商為了控制終端,不斷燒錢、補貼、讓利來掌控管道,但我們希望能給終端持續掙錢的能力。

比如,很多企業都看好生鮮配送生意,但很難找到賺錢的案例,供應商、網路平臺商以及終端都很難做好。但世開作為供應鏈平臺,目前每天配送1000多個網點,未來或許會有5000個,甚至是1萬個,已經形成了強大的物流網,這個網路已經很值錢了。

重慶晨報:世開會面臨被複製的危險嗎?

何鋼:通過3年的發展,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核心競爭力。另外,近期出現了“新零售”概念,不管是無人便利店,還是最後一公里的實現,對我們來說都是極好的機會。

物流行業的發展具有很多可能性,比如7-11就是物流公司的股東,羅森控股方三菱商事也控股了一個世界五百強物流公司。我設想,世開未來會成為一個基於物流的服務平臺商,會衍生出許多的商業機會。今年我們已經登陸新三板,希望未來3年內登陸創業板。

重慶晨報:世開物流股份登陸新三板時,曾披露何世斌是公司董事之一。作為中國曾經的“摩托大王”、嘉陵集團最輝煌時期的締造者,他現在對公司的影響大嗎?

何鋼:這個公司和我父親沒有關係。他已經70歲了,已完全退休在家。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仇崢

現在,重慶羅森的物流服務考評得分穩居羅森中國六大物流服務商第一名。

因為有了羅森的成功案例,何鋼又順利拿下了中石油重慶公司537家“昆侖好客便利店”的倉儲配送。此外,還獲得了麥德龍的配送業務。

從物流商向平臺商延伸

跟著羅森做了兩年多的供應鏈配送,貼身觀察世界品牌,讓何鋼對便利店文化在中國的落地有了更深的理解。何鋼認為,一個成功的便利店必須具備三大核心要素:

第一是供應鏈。一個健康的物流鏈就像血管,能確保每一個店每天能在最合適的時間段實現2-3次配送。

第二是商品。一個便利店必須得有自己特殊的商品結構,包括鮮食、關東煮……都能大大提升銷售額。

第三是大資料管理。一個先進的便利店,無時不刻都在採集大資料,顧客的性別、大約年齡、喜歡的商品、進店的時間、選購的線路……經過海量資料分析,最終能篩選出自己最合適的產品。正是通過對這些資料的研究,羅森的單店銷售才能做到一般便利店的2-3倍。

通過對便利店的研究,何鋼對世開提出了新的戰略設想:從單純的物流配送向上游拓展,成為羅森的低溫食品供應商;向下游拓展,加盟了15個羅森便利店,並向終端管道進行滲透。

■對話

“這個公司和我父親無關”

重慶晨報:世開之前只是羅森的物流商,羅森為什麼願意把低溫產品的供應也拿給你們做?多了一個環節,不就增加了一層費用?

何鋼:羅森在日本的1.3萬家便利店只有8個供應商,而重慶有100多個供應商。事實上將原來的二級管道變為三級,理論上說可能會增加商品的採購成本,但另一方面又會大幅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將效率做到最高,這是羅森願意看到的。

另外,世開為羅森提供商品的同時,也為中石油、中石化的上千家便利店提供商品,議價能力更強。

重慶晨報:除了參與羅森的物流、產品供應,世開也在自己做終端。終端的吸引力在哪裡?

何鋼:我們的終端分為幾個類型。我們給羅森、中石油的連鎖便利店進行配送,這個叫“城市共同配送”,目前我們的配送點已超過了1000個。

目前,我們還自己代理經營了15家羅森店,我們更希望和一些社區店建立緊密聯繫。社區店的商業價值一直都被管道商看好,重慶可能有幾十萬家這種小規模的“夫妻店”,現在有的供應商為了控制終端,不斷燒錢、補貼、讓利來掌控管道,但我們希望能給終端持續掙錢的能力。

比如,很多企業都看好生鮮配送生意,但很難找到賺錢的案例,供應商、網路平臺商以及終端都很難做好。但世開作為供應鏈平臺,目前每天配送1000多個網點,未來或許會有5000個,甚至是1萬個,已經形成了強大的物流網,這個網路已經很值錢了。

重慶晨報:世開會面臨被複製的危險嗎?

何鋼:通過3年的發展,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核心競爭力。另外,近期出現了“新零售”概念,不管是無人便利店,還是最後一公里的實現,對我們來說都是極好的機會。

物流行業的發展具有很多可能性,比如7-11就是物流公司的股東,羅森控股方三菱商事也控股了一個世界五百強物流公司。我設想,世開未來會成為一個基於物流的服務平臺商,會衍生出許多的商業機會。今年我們已經登陸新三板,希望未來3年內登陸創業板。

重慶晨報:世開物流股份登陸新三板時,曾披露何世斌是公司董事之一。作為中國曾經的“摩托大王”、嘉陵集團最輝煌時期的締造者,他現在對公司的影響大嗎?

何鋼:這個公司和我父親沒有關係。他已經70歲了,已完全退休在家。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仇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