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家鄉的風情系列散文:(67)家鄉的七月半

“車行徐徐柳樹旁,路有旋風繞池塘;此日萬鬼開顏笑,

家家戶戶上墳忙。”這是作家劉周先生《七月十五》中的詩句,輕快詼諧地描寫了七月半祭祖的情景,家鄉的七月半也祭祖,卻不用上墳,但慎終追遠緬懷祖恩是一樣的。

七月半是傳統的“鬼節”,道教稱“中元節”“施孤節”,佛門稱“盂蘭盆節”,家鄉簡單得很,就叫七月半。家鄉對七月半是很重視的,甚至超過清明節。清明掃墓祭祖畢竟只有一天時間,而家鄉的七月半應該從七月初十開始,

直至七月十四晚上結束,有些壪要到七月十五晚上。

家鄉的七月半習俗與許多地方不同,依家鄉的說法,七月初十是陰府開鬼門關的日子,而不是七月初一。“七月半,開鬼門兒,鬼門開了出鬼怪”,這些鬼怪自然是逝世的親人,當然也包括一些孤魂野鬼。逝去的親人這一天都要回家看看,看陽間的兒女們過得怎樣。他們的第一站就是大廳屋,因為他們都是上了堂的,壪裡的大廳屋有他們靈主位。

“加加冷冷(爺爺奶奶)”們聚在大廳屋,等待陽間的兒孫們接回家。

初十的傍晚,不論有沒時間,兒孫們都要抽身去大廳屋裡接“加加冷冷”,一般由長子或長媳婦出面去接。接“加加冷冷”也是有講究的,用一籃子裝著燒紙香及鞭炮,還有一兩樣食品,

如秋棗餅乾蘋果都行。先將裝食品的盤子放在長祭桌上,然後對祖神堂跪拜,邊點香焚紙邊小聲念詞,告訴土地神,某某來請“加加冷冷”,一年一節招待不周不要怪罪之類的話。最後鳴炮,接“加加冷冷”的儀式才算結束。如果兒孫們在外面發展,趕不回壪,也得對家鄉方向稟告天地神靈,把“加加冷冷”接來,不可不誠,生前奉養死後祭拜,乃為人兒女之本份,馬虎不得。

七月十一至七月十四這四天是祭祀的日子,

早中昏三餐要供飯供茶,一般早昏是茶水,也就是家鄉人口中的“早夥”“旱夥”,主要是些小零食。中午必須供飯,為這一餐,主婦們都盡心盡力,爭取辦好,必須上街採購。“七月半,藕供飯”,此時的藕正是上市的時節,肥嫩爽口,是道必備的佳餚。供飯的菜肴一般有七八個之多,主婦們大顯身手,拿出平日的手段,此時大廳屋的祭台成了比賽的場所,
這家剛端走那家又擺上了,大家免不了說笑兩句,儼然有點喜慶。飯菜再好也是滿陽人的意,用母親的話是“加加冷冷哈口氣”,之後便是兒孫們大快朵頤,不管怎樣嘴讒,也不可偷食祭品,因為“加加冷冷”還沒吃,恐惹麻煩上身。如果兒子們多,這幾天得分開輪流供飯,自然是老大帶頭。我們家裡以前是母親供兩天,大嬸與小嬸家各供一天,現在七月半母親不供飯了,爺爺奶奶的生日由母親負責,大嬸小嬸七月半各供兩天,這樣也好,各有目的與責任。

這幾天,大廳屋的燈光二十四小時都得亮著,方便“加加冷冷”們活動,這畢竟是鬼們過年,得隆重點。雖然隆重,但氣氛仍是陰森駭人的,小孩子是不允許到大廳屋走動的,怕沾上什麼不乾淨的東西。

七月十四下午至傍晚才是七月半的高☆禁☆潮,這天做工的早點收工,經商的早點關門,都要來送“加加冷冷”,也叫“打發加加冷冷”。“加加冷冷”來陽間做了幾天客,終究要回去,後人們便得派打發禮。家家戶戶以兄弟為單位,挑著燒紙,拿著鞭炮祭品都來到大禾頭(大坪)上,長子先去大廳屋通知“加加冷冷”,說十四到了,該回轉陰曹地府了。到天快斷黑時,來送“加加冷冷”的愈發多了,大禾頭上已盡是人了,但並不喧嘩,很是肅穆莊重。

每家焚紙也是有講究的,一般都是歷年固定的地方,不可亂來,把地掃乾淨,再由領頭的先焚紙,先告知土地神,再分別給被送的人一個點一堆,邊燒紙邊說,“加加受錢紙”,“冷冷受錢紙”,燒的時候不可亂翻動,否則錢紙會碎到時花不出。同時必須留一堆打發孤鬼,免得與“加加冷冷”爭搶。除了傳統的紙錢外,也與時俱進得要燒小車,電器,手機,甚至別墅與“小三”,不知陰府的“加加冷冷”是一併笑納還是滿肚怨氣。

一時,大禾頭煙霧繚繞,鞭炮聲不絕入耳,若遇上颳風,更加灰燼飄舞,充滿蕭索之感。直到紙錢燒完,人們方可離去,而大禾頭上便是堆堆灰黑色的紙灰與鞭炮屑。

這裡不得不提一種打發“加加冷冷”時的食物,便是“桐子粑子”。因為桐子葉性寒,包的糯米粑子吃了不上火,老少都愛吃。這種粑子耐儲存,十天半月不壞,早晨來不及做早餐,拿幾個往柴火裡一扔,幾分鐘扒出,剝去桐子葉,焦黃柔嫩的耙子就可吃了。桐子粑子成了不可或缺的祭品,一到七月半,桐子樹幾年變成光禿禿的了,葉子都被摘光了,小時我最遠走了四五裡路到大坳上去摘桐子葉。但現在做桐子粑子的少了,都改用饅頭包子代替。簡單了,但當中的一份孝心好象也跟著淡了。今天許多人為了賺錢以沒時間為由,對清明節與中元節不甚重視,甚至連燒紙等祭祀活動都不做了,即使做了也是馬虎了事,根本沒有虔誠之心。孰不知,對祭祀沒有端正心,往往子女也不甚孝順,這便是潛移默化的結果,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七月半是鬼節,更是孝節,是中華傳統孝文化的組成部分,應該傳承。而我們做子女的,更應該趁父母健在的時候多盡孝心,才是更有意義的事。

大嬸小嬸七月半各供兩天,這樣也好,各有目的與責任。

這幾天,大廳屋的燈光二十四小時都得亮著,方便“加加冷冷”們活動,這畢竟是鬼們過年,得隆重點。雖然隆重,但氣氛仍是陰森駭人的,小孩子是不允許到大廳屋走動的,怕沾上什麼不乾淨的東西。

七月十四下午至傍晚才是七月半的高☆禁☆潮,這天做工的早點收工,經商的早點關門,都要來送“加加冷冷”,也叫“打發加加冷冷”。“加加冷冷”來陽間做了幾天客,終究要回去,後人們便得派打發禮。家家戶戶以兄弟為單位,挑著燒紙,拿著鞭炮祭品都來到大禾頭(大坪)上,長子先去大廳屋通知“加加冷冷”,說十四到了,該回轉陰曹地府了。到天快斷黑時,來送“加加冷冷”的愈發多了,大禾頭上已盡是人了,但並不喧嘩,很是肅穆莊重。

每家焚紙也是有講究的,一般都是歷年固定的地方,不可亂來,把地掃乾淨,再由領頭的先焚紙,先告知土地神,再分別給被送的人一個點一堆,邊燒紙邊說,“加加受錢紙”,“冷冷受錢紙”,燒的時候不可亂翻動,否則錢紙會碎到時花不出。同時必須留一堆打發孤鬼,免得與“加加冷冷”爭搶。除了傳統的紙錢外,也與時俱進得要燒小車,電器,手機,甚至別墅與“小三”,不知陰府的“加加冷冷”是一併笑納還是滿肚怨氣。

一時,大禾頭煙霧繚繞,鞭炮聲不絕入耳,若遇上颳風,更加灰燼飄舞,充滿蕭索之感。直到紙錢燒完,人們方可離去,而大禾頭上便是堆堆灰黑色的紙灰與鞭炮屑。

這裡不得不提一種打發“加加冷冷”時的食物,便是“桐子粑子”。因為桐子葉性寒,包的糯米粑子吃了不上火,老少都愛吃。這種粑子耐儲存,十天半月不壞,早晨來不及做早餐,拿幾個往柴火裡一扔,幾分鐘扒出,剝去桐子葉,焦黃柔嫩的耙子就可吃了。桐子粑子成了不可或缺的祭品,一到七月半,桐子樹幾年變成光禿禿的了,葉子都被摘光了,小時我最遠走了四五裡路到大坳上去摘桐子葉。但現在做桐子粑子的少了,都改用饅頭包子代替。簡單了,但當中的一份孝心好象也跟著淡了。今天許多人為了賺錢以沒時間為由,對清明節與中元節不甚重視,甚至連燒紙等祭祀活動都不做了,即使做了也是馬虎了事,根本沒有虔誠之心。孰不知,對祭祀沒有端正心,往往子女也不甚孝順,這便是潛移默化的結果,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七月半是鬼節,更是孝節,是中華傳統孝文化的組成部分,應該傳承。而我們做子女的,更應該趁父母健在的時候多盡孝心,才是更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