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個士兵在戰場上到底要花多少子彈才能殺傷一個敵人?

相信大家在看抗戰類的影視劇的時候,有著這樣的疑惑。就是在戰場上好像總要消耗很多子彈,但也未必就能殺傷多少敵人。難道他們的子彈就這麼取之不盡嗎?萬一打著打著沒子彈了可咋辦?

針對這個問題一直有一個說法,在戰場上殺傷一個敵人需要消耗多少子彈?

二戰時需要2萬多發,抗美援朝要五萬多發,越戰要20萬發,而現代則要25萬發子彈。聽起來有點恐怖,按照這樣計算的話,現代戰場上想要殺傷一個敵軍。假設每人帶300發子彈,

那不就需要800人打光所有彈藥嗎?聽著太懸了,顯然這是不靠譜的。就這些資料忽略了訓練、被繳獲、損失、壓制等等情況,僅僅是以消耗的彈藥數量除以殺傷敵人數得來的。而在戰場上,無論你帶多少彈藥,根本就用不完。

你可能會說電影裡的槍林彈雨都是假的咯。

首先,那是電影,肯定會有誇張的成分。其次,電影裡面截取的大多是著名的激烈戰鬥。再有就是電影鏡頭都是跟著主角走的,在戰場上真的很少出現拿起機槍狂掃的事情,因為這樣火力點被暴露了就回很快被敵軍覆蓋,所以得打幾槍換個位置。而且在戰場上,用的更多的是手榴彈,而且據統計,90%的傷亡都是碎片所傷,死於槍彈下的真的很少。

再從攜帶彈藥數量來說,雖然一個士兵攜帶的彈藥數量沒有硬性的法規標準的,但是士兵要是帶齊裝備的話,也沒有多餘的位置可以放很多彈匣了。而帶零散的彈藥也沒有多大用處,畢竟戰場上片刻放鬆不得,一秒就可能是生與死的距離。所以說,

士兵在戰場上真的沒有電影裡面所說的那麼誇張,拿著機槍一直掃射。首先帶的子彈就不夠你這麼掃,其次也容易暴露自己。電影嘛,看看就好,畢竟一場戰役的勝利與否,更多靠的是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