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叫好不叫座”的稅優健康險,到底失敗在哪裡?

2016年開始賣的如火如荼的“百萬醫療”,一直受到市場的熱捧,其中的佼佼者“尊享e生”,更是一年賣了幾百萬單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5年以來,國家大力提倡的“稅優健康險”,卻“叫好不叫座”,據報導,一年全國才承保“6萬人”。

一邊是一個保險公司就能承保幾百萬人的“百萬醫療險”,一邊是全國一年才承保幾萬人的“稅優健康險”,為何會出現這麼大的反差?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這裡面的故事。

什麼是稅優健康險?

作為享有稅收優惠的政策性保險,

還未出生,稅優健康險就被市場看好。還因為可以有效的對基本醫保進行補充而被稱為“小社保”。

稅優健康險有哪些亮點?

01.稅收優惠

02.保障額度高

每年保險給付限額不低於20萬元,一些保險公司已將終身累計賠償限額提高到120萬元。根據規定,保險公司不得設置免賠額,被保險人符合保險合同約定的醫療費用的自付比例不得高於10%。

03.差額返還

賠付率不得低於80%,

低於80%的,差額部分返還到所有被保險人的個人帳戶。也就是說,只給商業保險公司預留了20%的成本利潤空間,屬於微利經營。

04.允許帶病投保,並且保證續保

保險公司不得因為被保險人既往病史而拒保,以保證最需要醫保的人得到應有的保障,但為了保障保險公司的正常經營,允許商業保險公司對帶病投保的投保人調低保額,但最低不能低於4萬元,終身累計保額不得低於15萬元。

05.不設等待期

今天投保,明天生病,當天就可以賠。其他的健康險,在保險合同生效後,一般會設30天、90天、180天不等的觀察期,如果在這期間患重大疾病,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然而,這背負著保民們的期望,還未出生就贏得一片叫好聲的政策性保險,其發展之路似乎並不順暢。

稅優健康險試點一年多,全國參保人數只有6萬人左右,與獲批時的熱情相比,個人稅優健康險的實際銷售情況似乎不太理想,與健康險的快速發展有些格格不入。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捋一捋,稅優健康險到底是個什麼優?為什麼會叫好不叫座?

稅優健康險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誕生的,

誕生之日就加冕了三個光環:

“保證續保”、“帶病投保”、稅收優惠”

這些所謂的光環,究竟真的是以人民的名義進行的加冕,還是對消費者的一道道緊箍?下面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看看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保證續保——當你老了,卻揮手再見

大多數稅優產品只保證續保到法定退休年齡,根據目前的延遲退休政策,意思就是最多到65歲。而事實上,老年人是醫療費用支出相當大——根據社保部門的統計,65%以上的醫保費用支出,是用在25%的退休參保人員身上的。保證續保,但不是終身保證續保,在最需要保障的時候卻停止了服務,是不是有點不小的遺憾呢?

“帶病投保——非常好,可是你確定你能買的到?

這可以說是稅優健康險最大的優勢,監管文件上也明示:不得因被保險人既往病史拒保。這對於已經患有嚴重慢性疾病,甚至是重大疾病的被保險人,意義絕對非同凡響。甚至可以說,這個產品就是為了這類人設計的,監管部門的良心之作!可是如果要是真那麼容易買,我相信很多業務員早去腫瘤醫院門口擺攤了!

首先,大多數稅優產品在條款中約定,“既往症患者”應該有一年以上的納稅證明才能投保——這當然不是一個很高的門檻,但對於已經身患重病的人來說,是不是有些苛刻呢。

“只對團體開放——拒絕對個人投保

只對團體開放——拒絕對個人投保,

而單位投保因環節多、流程複雜、時間長,影響了投保的積極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將部分真正有需求的投保人攔在了門外!

“稅收優惠——額度有限制,實際吸引力不大。

雖然有稅收優惠,但可節省的額度較低,刺激作用不明顯。以月入1萬元的職工為例,扣除五險一金後,個人每月這200元的應稅稅率大概是10%,也就是能節約20元錢個稅,一年節省240元,反正對我是沒有吸引力!

稅優健康險,可以變的更美好

為了鼓勵保險公司用好、用足相關政策,提升全社會對商業健康險的消費意識,提高個人稅優健康險的投保積極性,

保監會明確規定:

“可以單獨投保個人稅優健康險,不允許拒保”。

關於稅優健康險具體產品的評測,小編要在這一篇全寫出來就太長了,還是另做一篇專門的測評。

本文由【i保不保】授權首發,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而事實上,老年人是醫療費用支出相當大——根據社保部門的統計,65%以上的醫保費用支出,是用在25%的退休參保人員身上的。保證續保,但不是終身保證續保,在最需要保障的時候卻停止了服務,是不是有點不小的遺憾呢?

“帶病投保——非常好,可是你確定你能買的到?

這可以說是稅優健康險最大的優勢,監管文件上也明示:不得因被保險人既往病史拒保。這對於已經患有嚴重慢性疾病,甚至是重大疾病的被保險人,意義絕對非同凡響。甚至可以說,這個產品就是為了這類人設計的,監管部門的良心之作!可是如果要是真那麼容易買,我相信很多業務員早去腫瘤醫院門口擺攤了!

首先,大多數稅優產品在條款中約定,“既往症患者”應該有一年以上的納稅證明才能投保——這當然不是一個很高的門檻,但對於已經身患重病的人來說,是不是有些苛刻呢。

“只對團體開放——拒絕對個人投保

只對團體開放——拒絕對個人投保,

而單位投保因環節多、流程複雜、時間長,影響了投保的積極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將部分真正有需求的投保人攔在了門外!

“稅收優惠——額度有限制,實際吸引力不大。

雖然有稅收優惠,但可節省的額度較低,刺激作用不明顯。以月入1萬元的職工為例,扣除五險一金後,個人每月這200元的應稅稅率大概是10%,也就是能節約20元錢個稅,一年節省240元,反正對我是沒有吸引力!

稅優健康險,可以變的更美好

為了鼓勵保險公司用好、用足相關政策,提升全社會對商業健康險的消費意識,提高個人稅優健康險的投保積極性,

保監會明確規定:

“可以單獨投保個人稅優健康險,不允許拒保”。

關於稅優健康險具體產品的評測,小編要在這一篇全寫出來就太長了,還是另做一篇專門的測評。

本文由【i保不保】授權首發,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