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詩棲名山」棲霞訪竹濤上人不值留贈

棲霞訪竹濤上人不值留贈①

高旻推上座,卓錫到棲霞②。

佛土重開境,僧詩一作家。

喬松雲氣古,奇石浪紋斜。

采藥往何處,遲餘過午茶③。

【作者】

趙 翼(1727-1814),字雲崧,號甌北,陽湖(今江蘇常州市) 人。乾隆十五年(1750)舉人,選任內閣中書,入直軍機處。二十六年(1761)進士,由編修授廣西鎮安知府,調守廣州府。晚年主講揚州安定書院,以著述自娛,

尤精史學。詩與袁枚、蔣士銓齊名,有《甌北集》、«甌北詩話»等。

【注釋】

①上人:本指德行高尚之人,«釋氏要覽·稱謂»雲:“內有德智,外有勝行,在人之上,名上人。”南朝宋以後,多用作對和尚的専稱。不值:不遇。

②高旻(min):高旻寺,清代揚州著名寺廟,位於揚州市南郊古運河與儀揚河交匯處的三汊河口,

與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並稱中國佛教禪宗的四大叢林。上座:佛教中指出家年數(法臘)較多的僧眾,或指年歲高者,後來變成對僧人的尊稱。又稱長老、尚座、首座、上首。“高旻”句原注“鑒公弟子”。鑒公即如鑒上人,高旻寺的主僧,與其徒竹濤皆能詩,與袁校、趙翼等文士有往來。 卓錫:僧人外出居留 。卓,植立。錫,錫杖,僧人外出所用。

③遲:等待。餘:我。

【賞析】

竹濤是揚州高旻寺如鑒上人的徒弟,是乾隆時代著名的詩僧。他從場州來到南京棲霞寺卓錫,趙翼去拜訪他,恰巧他不在寺中,於是作詩留贈。首聯點題,稱讚竹濤的佛學修養及其師承。頷聯由佛學說到詩學,讚美竹濤不僅精通佛理,在詩歌方面也是行家裡手。

前四句重點寫人,簡潔明瞭,後四句轉為寫景,作者的視線移至棲霞寺的景物上,言簡意賅。 “喬松”句寫高大古老的松樹飽經滄桑,當指寺中的六朝松;“奇石”句寫形狀奇特的石頭透出波浪形的紋理,當指疊浪岩。

描繪這些景物,也即是描繪竹濤修行的環境,

意在襯托竹濤高古奇秀的境界。棲霞寺古來號稱多藥草,有益養生。作者在寺中等了很久,始終不見竹濤回來,不禁問道:竹濤究竟去何處采藥,為什麼午飯後喝茶的時間都已過去,還是遲遲不見歸來?讀完此詩,不禁令我們想起晩唐詩人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同樣都是尋人不遇,賈島詩末尾以“雲深不知處”襯托隱者的高深,而此詩作者以“遲餘過午茶”表明自己的焦急,同時可見他對竹濤的仰慕之情。

附注:《詩棲名山》一書是由程章燦教授主編,選錄了自南朝至民國95位詩人的126首題詠棲霞山的詩書。

摘錄:《詩棲名山》

而此詩作者以“遲餘過午茶”表明自己的焦急,同時可見他對竹濤的仰慕之情。

附注:《詩棲名山》一書是由程章燦教授主編,選錄了自南朝至民國95位詩人的126首題詠棲霞山的詩書。

摘錄:《詩棲名山》